秸稈禁燒
近幾年來各地政府對秸稈焚燒監管的投入增多,但很多地區的火情監管網絡仍不完善,特別是標準化、網格化和信息化的火情監管設施設備及系統的欠缺。長期以來主要采用地面巡護、人工瞭望監測、衛星遙感監測等傳統火情監測手段,同時受氣象氣候條件、地形地域、交通條件、火情責任歸屬等因素限制,導致秸稈焚燒監管工作存在全方位實時監控難、及時預報預警難、火情巡查值守難、及時組織處理難、災后調查取證難的局面。
1、煙火智能識別
前端熱成像監控設備能夠實時探測目標環境的溫度,系統通過嵌入式DSP溫度分析火點探測報警模塊,自動探測環境熱源,自動報警裝置掃描過程中快速檢測著火點。當檢測出有超出設定的熱點閾值時,立刻發出報警信號,以達到秸稈焚燒火情監測預警的效果。
2、火點定位
前端攝像機檢測到火點并發出報警信號后,秸稈防燒監測平臺可基于內置算法,利用攝像機鏡頭的俯仰角、方位角、焦距及站點的地理位置信息(經緯度)等信息,計算出火點的精確位置。 精確定位后的火點信息,可在秸稈防燒監測平臺的火情列表信息中展示,并在地圖上標識火情位置,值班人員可快速直觀地掌握全部起火點信息,并及時通知相關部門人員進行處置。
3、網格監管
多維度構建全天時、高頻次、大范圍的秸稈焚燒火情監測網絡,基于村鎮管理轄區,構建網格化管理模式,實現火情的快速派發處置。
您的信息正在受保護